河南息县:三尺讲台衷肠尽,满天桃李芬芳来

发布时间:2023-07-14 09:21: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中国网讯 在充满希望的教育田野上,他手握锄头,默默辛勤耕耘,烈日下,汗水顺着脸颊洒落,一部分滴在土里使庄稼更加茁壮,另一部分则蒸腾上升,变成雨后绚丽的彩虹。

——题记

闫中河,中共党员,河南大学教育硕士,中学正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班主任,河南省名师,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本科毕业至今,一直默默耕耘在息县教育的热土上。在26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和赤胆忠诚,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经历着艰辛与坎坷,收获着成功与欢乐。

虚心好学,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练师能

学生时代,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拔尖。小升初,他是全乡冠军;中考,他荣登全县榜首;高考,他是全县外语类考生第一名。从教后,他虚心向同行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省市县各类优质课比赛中屡获佳绩,多次获得“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等荣誉,有30多篇文章发表在全国CN级报刊杂志上。

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立身炼志正师德

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快乐就是陪着学生一起成长,用辛勤的付出为他们铺就成才的道路。每天工作时间达到了17小时,节假日、寒暑假对他来说都是奢侈品,他也被朋友们戏称是“不会享受生活的人”。其实,每天和学生在一起,看着学生们成长、成才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享受。

2012年,由于长期劳累,他病倒了,经历了两次手术,不顾医生和家人的极力劝阻毅然决然地回到三尺讲台,把病房搬到了学校。妻子看着他既生气又心疼地说:“你真是一想起学生就不要命了!”高考临近,为了陪伴学生,他干脆吃住在校,一周难回一趟家。由于身体没有复原,有时实在难以支撑,他就只好弓着腰为学生上课,看到他那痛苦而又顽强的神情,不少学生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人生的天平总是难以平衡。在他深深根植于教育事业时,却忽略了和家人共同分享树荫。母亲病重时,他未能全程陪护,母亲去世时,他内心的遗憾与愧疚变成了一个结,紧紧地扎着他的心,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经过苦苦思索,他明白了只有在教育沃土上干出一番事业,才对得起母亲的期盼。他化悲痛为力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学上,每当学生取得进步他抬头看天时,就仿佛看到母亲温和而欣慰的笑脸。

情系家乡,献身教育,一枝一叶总关情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他只想在教育田野上挥洒汗水,感受播种的希望与丰收的喜悦,可社会却给了他超出预料的回报。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很多外地优质高中向他抛来了橄榄枝,热切希望他能前去任教。面对邀请,他向来都是坚定而又礼貌地拒绝。2019年,他作为预备干部参与了信阳某著名高中的开学筹备工作,但面对家乡教育的呼唤,他还是婉拒了该校的挽留,毅然回到华中师大息县附中。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他早已经扎根于脚下这片土地,心跳与息州古城的脉搏同频共振。

甘当人梯,悉心指导,乐于奉献,雏凤清于老凤声

近年来,为了给息县教育培养更多人才,他十分注重引领与指导青年教师,在他的指导下,倪玉清、宋帅飞等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目前,他主持的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也在辐射带动全县班主任队伍良性发展,不断超越,多次受到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表扬。

记不清有多少个清晨,伴着第一缕阳光疾步在校园;有多少个深夜,踏着皎洁的月光走向夜归的征途。每当他拖着劳累的身体走上讲台;每当他看到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睛,他深刻领悟到了为人师者的全部内涵:老师,付出的是辛苦,收获的是幸福。他坚信,只要他眼里有阳光,心里也有阳光,不仅能够照亮学生前行的路,也能温暖他自己的人生,给家乡的发展增添一缕光芒!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班主任,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将继续秉承“事事求完美,样样争第一”的息高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平静的心态,强烈的责任心,继续挥洒满腔的热血,奉献无悔的青春,做一个用心播撒、辛勤耕耘的教育田野上的守望者!